浅谈范蠡道商文化思想的形成及现实意义
 

浅谈范蠡道商文化思想的形成及现实意义

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 周清瑞

【内容摘要】本文通过对范蠡道商文化思想形成与发展脉络的探源,阐述了范蠡道商文化思想的历史背景、核心内涵及现实意义,旨在解决后疫情时代企业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,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增强现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。

范蠡,字少伯(约公元前534一前449,楚宛三户人(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范蠡村),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实业家。范蠡的一生涉足军、政、商等多个领域,跨界经营不同的事业,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从政成为官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越国大夫,从军成为助越灭吴的大将军大功臣,创造了卧薪尝胆、三千越甲可呑吴的千古佳话,从商成为累资巨万富可敌国的大富豪。他辞官经商是历史上第一位急流勇退,舍弃权利,下海经商的人,他富行其德,三次迁徙,三散千金,成为中慈善鼻祖。可以说范蠡是历史上成功人物的典范,他的卓越成就被世人惊叹传颂,史学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称之为忠以为国,智以保身,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被后人尊为商圣和文财神

近一个时期以来,许多史学家、经济学家都对范蠡的一生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,挖掘范蠡的故里基因,剖析范蠡的时代背景,总结范蠡的思想智慧,以启迪人生,指引人生。研究者普遍认为范蠡几近完人,受到了大众的敬仰和尊崇极具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。这里我着重从以下几个侧面浅谈一下范蠡道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。

一、范蠡道商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

大家知道,范蠡是大智之人,是老子道德经的传承者和实践者,是道商祖。那么范蠡的道商文化从何而来呢?多年来,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在范蠡文化探源研究中发现,范蠡商业智慧与少年博学,高人指点和实践探索分不开。

范蠡出生地南阳历史上就是一个人杰地灵,物华天宝,经济繁荣之地,周朝开国元老姜子牙,秦相百里奚都出生于此,范蠡少年志高,喜好学习,必然会受到他们的影响。但纵观范蠡一生的行事之道,不难看出他承载更多的是老子道家思想的印记。范蠡最初接触道家思想,源自于与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弟子计然结识公元前516年,史上发生了著名的“王子朝奔楚事件”东周王室的东王姬匂与西王姬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,因为争夺王位继承权,发生了历时多年的内部斗争。当时强大的晋国支持姬匂,派大军打败王子朝军队,姬朝失败,被迫奔楚,他率领追随他的四大家族、百工,带着周朝的重要典籍、礼器,由都洛邑向南出发,投奔楚国,其中谋臣计然随行。当他们来到楚国的东北边陲、宛邑西鄂境内(即现在的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一带)时,得知楚平王驾崩进退两难。随行的重要谋臣计然献计,决定在当地驻扎下来,静观时局,徐图良策。也就是在这一年,感到仕途渺茫的宛令文种发现范蠡是一个奇才,淯滨三顾请范蠡,两人志同道合,相见恨晚,立志成就大业。文种听说王子朝奔楚来到宛境内,随即带范蠡求见,拜计然为师。

计然是老子的弟子,也是仅次于老子的大学问家,有经天纬地之才天文地理无所不知。文种淯滨三顾结识范蠡后,纵有叱咤风云、纵横天下之志,若无高人指点,也很难对自己的前途作出决断。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奔楚到公元前511年文种范蠡出宛五年时间他们相距很近,相交频繁,互相之间分析局势,畅谈未来。计然给范蠡、文种传授老子的道家思想,奠定了范蠡道商文化的基础。当时的王子朝与计然正处于危难之时,投楚不成,后退无路,前途暗淡,看到范蠡文种是天下大才,英雄无用武之地,便密谋让他俩施展雄才大略。王子朝与计然对春秋时局进行了全盘分析,他们投奔楚国,肯定内心也想帮助楚国。但楚国佞臣挡道,非贵族不能入仕,不是范蠡文种用武之地晋国虽是范蠡的故国,但朝政被赵、魏、韩、范氏、中行氏、智氏等六大家族把持;齐国田氏家族不容他人;大臣伍子胥是楚国逃去的有才之人,有杀父之仇要报,一心灭楚不适宜范蠡文种的发展越国地处蛮夷之地,常受吴国侵扰,君王允常是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,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,投奔越国施展抱负,又能助越牵制吴,暗中解除国的后顾之忧经过一个时期的谋划范蠡文种明晰了思路,找到了方向,做到了胸有成竹,于公元前511年离宛赴越,展翅东南飞,踏上了助越灭吴的征程。

公元506年,趁吴楚交战之机,周敬王派人杀了王子朝。王子朝的墓在南阳北的石桥一带,现在石桥一带的晁氏自称是王子朝的后人。王子朝驾崩后,计然也到了越国,范蠡曾经想将他推荐给越王,但他却对范蠡说:越王为人,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荣乐。计然才华冠世,却不为天下人知,范蠡由此更深深地敬佩他,虚心拜他为师。据《史记 ·货殖列传第六十九》:昔者越王勾践因于会稽之上,乃用范蠡、计然。计然曰:‘知斗则修备,时用则知物,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。故岁在金,穰水,毁木,饥火,旱。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物之理也。六岁穰,六岁旱,十二岁一大饥。夫粜,二十病农,九十病末。末病则财不出,农病则草不辟矣。上不过八十,下不减三十,则农末俱利,平粜齐物,关市不乏,治国之道也。积著之理,务完物,无息币。以物相贸易,腐败而食之货勿留,无敢居贵。论其有余不足,则知贵贱。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,贵出如粪土,贱取如珠玉。财币欲其行如流水。’修之十年,国富,厚赂战士,士赴矢石,如渴得饮,遂报强吴,观兵中国,称号“五霸。从以上文字不难看出这些治国思想都出自计然,是计然的治国经略,或者说是范蠡、文种与计然的共同智慧。计然是谋略家,范蠡是实施者,知行合一者。计然之策正是用道家思想的辩证思维,分析事物不断变化的规律,丰与歉、旱与涝、贵与贱的交替变化,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农末俱利,平粜齐物,稳定物价,繁荣市场。范蠡用计然之策在越国发展经济富国安民,灭掉强吴,成功实践了用老子道家思想治国的先例

《史记 ·货殖列传载: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“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家。”乃乘扁舟浮于江湖,变名易姓,适齐为鸱夷子皮,之陶为朱公。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,诸侯四通,货物所交易也。乃治产积居,与时逐而不责于人。故善治生者,能择人而任时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,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。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。后年衰老而听子孙,子孙修业而息之,遂至巨万。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。这段古文告诉我们,范蠡功成名就后,急流勇退,辞官经商,又用计然之策治家,择地而生,经商致富,累资巨万,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三散千金,晚年衰老后听子孙,寿终正寝,留下千古美名。经商期间,范蠡用计然计,继承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思想,又把道家思想运用到商业活动中,不断实践探索总结,开创了道商文化的先河。

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,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。可以说,范蠡在治国上的经济思想包涵着计然文种范蠡的共同智慧,在经商阶段形成的商道文化主要是他在商业实践中形成的智慧。范蠡正是活学活用了老子的道家思想,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,遵循天时地利人和的行事之道,成为商道文化的开创者和实践者,为后人留下了道商文化的宝贵财富。

二、范蠡道商文化思想的核心及其现实意义

1、道商合一的经商理念。范蠡之所以被称之为道商始祖,是因为他把道家思想融会贯通于商业实践中,以道经商,以商行道,以智取财,道商合一,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商业智慧。商道即人道,经商必先会做人,德不立,难聚财,商不仁,难成商。小胜靠智,大胜靠德。“积重德,则无不克”,广积深厚的阴德,则没有不能克服的困境,没有不能改变的命运。命运总是掌握在智者手中。范蠡吸收并践行了老子的“道为万物之源”,秉承“道”的思想与精神,运用“道”的规律和力量来经商治事,强调时不至,不可强生,事不至,不可强成。用道指引自己,约束自己,居官不恋官,聚财不贪财,最终使自身干啥啥成,财富自来。

2、诚信为本的经营方略。诚信是做人之道,经商之本。范蠡的商业智慧正是体现在道商文化之中,其核心要义是诚信经营,陶朱公经商十八法,陶朱公十二商戒,讲的都是诚信的要义诚信的法则。《陶朱公商训》中的“十八要十八勿”,讲的也是诚信经商,如期限要约定,切勿延迟,延迟则信用失。优劣要分清,切勿混淆,混淆则耗用。货物要面验,切勿滥入,滥入则质价低等等。实践证明,若无公平诚信,企业难以立足,更无责任担当可言。范蠡公平秤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,也是他用道德法规约束商人公平交易的例证,商家若欺人一两,会失去福气;欺人二两,后人永远得不俸禄;欺人三两,会折损阳寿。告诫商人经商必须光明正大,用秤要公平,不赚黑心钱。范蠡倡导的诚信理念流传至今,已成为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。

3、质量至上的经营法则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记载:“积著之理,务完物,无息币。以物相贸易,腐败而食之货勿留,无敢居贵。论其有余不足,则知贵贱。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,贵出如粪土,贱取如珠玉。财币欲其行如流水。”务完物,指的是一定要保证货物的质量,对容易腐烂的东西不能长期存放,贪图高价。无息币,指质量好的商品流通上要保持资金流转通畅,财币欲其行如流水,通过流通增值获利,揭示了流水原理。不仅强调质量,而且不断创新,扩大经营,范蠡一生涉足有农业,畜牧业,水产业,酿酒加工业,商贸业等多个领域,形成了一系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,这也是他聚产巨万的主要原因。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,产品不断更新换代,要求企业不仅要讲求质量,更要不断创新发展,没有创新可以说就保证不了产品的质量,只有不断创新通变,站在科技的前沿企业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

4、利他之心的经营方法。范蠡仁义经商,靠父子勠力,勤劳致富,诚信公平,不坑不骗,微利经营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载:候时转物,逐什一之利。居无何,则致资累巨万。“逐什一之利”就是只想得到百分之十的利润,范蠡做生意价格便宜,薄利广销,赚取利润很低,交易数额巨大,整体利润额高。春秋战国时期的交通极不便利,运输成本很高,战争频繁,匪患经常出没,经营风险很大,正是因为范蠡微利经营,商品销售快,货物不积压,减少了仓储成本,资金周转很快,如此运转下来,才致资累巨万。范蠡卖马的故事是合作共赢的经典范例。范蠡了解吴越地区马很奇缺,想把北方的马卖到南方,但路途遥远,匪患严重,他利用当地商人姜子盾,此人经常到南方卖货,一生走南闯北,熟悉商路,结交黑白两道,多年运货从未有失。于是范蠡就用自己要卖到吴越一带的马免费为姜子盾运货物,得益于姜子盾的名声与打点,每次运货都畅行无阻,落得了两全其美,利他利己的结局。范蠡帮助鲁国穷汉猗顿搞养殖致富,是先富带后富的典型。范蠡总结的《养鱼经》、《陶朱公商训》,都是利他之心的体现。

5、富行其德的经商境界。大自然有自己的运动规律,这就是道,道相互统一,相互转化。《史记》记载:范蠡喟然叹曰:“居家则致千金,居官则至卿相,此布衣之极也。久尊大名,不详”。乃归相印,尽散其财,以分与知友乡党,而怀其重宝,间行以去,止于陶。范蠡知道物极必反,福祸相倚,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能审时度势,淡泊名利,富行其德,三聚三散。这是道的最高境界,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。范蠡关注民生疾苦,胸怀慈善之心,大行仁义之举,堪称中华慈善鼻祖,为后世树立了济世疏财的典范。

三、结语

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。弘扬范蠡商道文化,古为今用,推陈出新,目的是解决现代企业存在的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。范蠡的商业智慧距今虽有2500多年的历史,很多东西至今仍然非常管用。立大志,利他心,动善时,与善仁,言善信,这些对做大商的企业家很有指导意义。尤其是范蠡对财富的创造和运用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值得借鉴与效仿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,“中国文化源远流长,中华文明博大精深。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。”现代企业家应该学习弘扬商圣精神,要有家国情怀,报国之志,勇于担当,努力成为国家民族的脊梁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:

《史记.货殖列传》

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

夏廷献《百问百答说范蠡》

于金献《范蠡故里在宛城》

袁祖亮、丁宏健《范蠡故里考》

 

作者简介:周清瑞,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、南阳市宛城区政协三级调研员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[ 点击数:] [打印本网页] [关闭本窗口]  
 
相关内容
查无记录
 

版权所有: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   Copyright © 2016-2021  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豫ICP备20001157号   技术支持:天润科技  

地址:南阳市宛城区新华街道民主街东段范蠡文化研究院秘书处   电话:18637763905 邮箱:fanliyanjiuyuan@163.com  

网站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