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蠡故里2000多年来的“宛县”说
 

范蠡故里2000多年来的“宛县说”

赵宗礼 于金献

长期以来,“范蠡故里在宛城”,即“宛县”(原南阳县)的历史文献权威古老,注释明晰一致,具体说有九大直接的历史根据:

其一,出自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(卷41)。该书“正义”云:“范蠡,字少伯,楚宛三户人,伴倜负俗,文种为宛令,遣吏谒奉”。“后知种必来竭,谓兄嫂曰,今日有客来,愿假衣冠。有顷,种至。”这里不仅十分明晰地注明了范蠡故里在宛县,还详细地记载了宛县“父母官”“宛令”文种发现范蠡的经过。(“正义”,即“正当的或正确道理”的意思,见《现代汉语词典.第5版第1740面》,也是《史记》校勘者考证多种说法后取其中认为是正确的说法,中国古代常用它作注释经史的简约定论)。《太史公素王妙论》(有王者之德,但不必居王位,是说他的权威性)曰:“蠡,南阳人”,时“南阳人”仅指“宛城”或“宛县”人而已,详细地论证在此文章的后边。

其二,出自东汉赵晔撰的《吴越春秋》。该书中云:“大夫种姓文名种,字子禽,荆平王时为宛令,之三户之里,范蠡从犬窦蹲而吹之”。

其三,《吴越春秋》还特用“正义”文字为范蠡故里正名。“范蠡,本楚宛三户人也。”唐代史学巨擘张守节在《史记正义》援引此书时,再次肯定“楚宛三户”的说法,足见对范蠡在宛的肯定性。

其四,晋盛弘之的《荆州记》“正义”亦说:“范蠡,本楚宛三户人也,与文种俱之越”。

其五,东汉袁康撰写的、同代无名氏补著的《越绝书》中说,“蠡,宛县人,生于宛囊或五户之城......大夫种入其县,得蠡而悦。”这里的“五户”与“三户”之说看似矛盾,其实说明了同在“宛县”的意思。“城”同“圩”,即农村小集市。古代:“里,居也。二十五家为里”。(见《辞海》对古代“里”字的注释。“三户里”应该是居住七、八十户人家的大村庄、小集镇,而“五户之城”则应该是居住百户人家的大一点的村庄或集镇,这些都与1990年版《南阳县地名志》和1998年撤地设市后的《南阳市地名志》关于“三户里”的解释:“三户里,春秋时行政区名。旧址在今南阳县黄台岗乡三十里屯村附近)属楚国宛县,春秋末政治家、军事家范蠡故里”,特别是与郦道元所作的《水经校注》书中“宛城南三十里的”“故宅”之说相吻合。至于“或”字呢?窃以为,这里并不是指的“另一个地方”,而就是一个古“域”字,见《辞海1989年版3536面对“或”字的第2个注释》。据此可以理解为,范蠡故里的大致范围就在宛县一个地域形状像“橐”,即“口袋型”的农村集镇。

《越绝书》的作者袁康是史地学家,所以在该书中对山川地貌的描写特别多。袁康虽是最早写越国历史和范蠡籍贯的史学家,但他却没有到过南阳,他对范蠡籍贯的认知很可能根据听到的大致情况和“文种为宛令”的主要根据而认定的,所以选用那个“或”字,即“域”字来标明。宛城区(1994年南阳撤地设市后,1995年撤南阳县设宛城区)黄台岗镇三十里屯村的地貌、地理特征及多方面的地理条件有诸多相似之处。当时的“宛三户里”以南北方向的坐标位于四季通航的淯水东畔,集镇中有从宛城通往南方的重要通衢——“宛襄古道”,集镇的南北两端设有两个渡津,是楚国宛县最繁华的水旱码头,商贾往来频繁,加之这里“距城南三十里”,信息反馈灵通,有造就像范蠡这样治国安邦人才的诸多天时、地利、人和条件。

其六,《水经注》定位。北魏郦道元的《水经注·淯水篇》中说:“宛城南三十里,有一城甚卑小,相承名三公城,城侧有范蠡祠。蠡,宛人,祠即故宅也。后汉末范曾,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,讨黄巾贼至此祠,为蠡立碑,文勒可寻。夏侯湛之为南阳,又为立庙焉。”关于“三公城”《南阳县地名志》解释是“在三户里附近”。

其七,北宋乐史《太平襄宇记邓州人物》载:“范蠡,楚宛三户人”,又载:“范蠡祠,即故宅也”。

其八,历代方志都明白地把范蠡籍里锁定在原南阳县(即宛县,今宛城区)。明代邓州人李贤是位赫赫有名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,他对南阳府的历史沿革和南阳历史名人应当是最为清楚的,他著的《明一统志》中说“范蠡,南阳宛人”,把司马迁泛指的“蠡,南阳人”缩小和界定到原南阳县和南阳城内。《明嘉靖南阳府志》不仅进一步确认了范蠡的故里在南阳县,还特意标出了范蠡庙的具体位置:“府南三十里,祠越大夫范蠡庙”。清康熙年间的《南阳府志》中有张地图,还清楚标明了范蠡故里在今宛城区黄台岗镇三十里屯村方位上。清雍正年间(1723年)纂修的《河南通志》的记载,与上述几种志书的记载一脉相承,都坚持范蠡籍贯在“宛县”此处。现仍然健在的宛城区文化馆老文物工作者吴湛曾在《宛城胜迹》史料刊物上撰文说,三十里屯村附近“原有范蠡故里碑一座,1958年拉到瓦店南垫桥使用。”1991年在瓦店镇界中村发现的清乾隆27年刻的“古范乡碑”,很可能就是散落在民间纪念范蠡的碑坊之类实物的其中一块。1994年版的《南阳地区志》说得更明白:“范蠡,春秋时楚宛三户人(今南阳县人)”。1985年,时任《南阳地区志》主编的彤良翰先生还在《南阳志通讯·第3期》上发表文章,鲜明指出了范蠡故里在宛城的历史根据,对清初以来突然冒出的“范蠡故里在浙川”说,进行了批驳(见南阳晚报2005年2月2日第13版)。

其九,《古今图书集成·袁宏道日记》之《经范蠡乡》篇中说:“从林水驿(今瓦店镇)发,过光武故里经范蠡乡,宛三户也”。也就是说从瓦店出发,向南走去,先是路过光武故里——白水村,而后就到了范蠡乡,也就是楚三户即今界中古称“界冢”(农村集镇)了。乾隆二十五年(公元1761年),时任南阳知府的叶佩荪在“界冢范蠡庙”诗作中说:“涅阳古道没沙城,界冢何年少伯庐。故国久辞三户远,扁舟常向五湖疏。风流古今吴宫怨,霸气春秋越绝书。总为楚材能雪耻,寒潮不必怨灵胥”。说明清朝乾隆年间界冢还有范蠡庙。袁宏道(湖北公安人,明万历二十年进士,著名文学家)和叶佩荪的说法,进一步验证了袁康范蠡故里“宛素或(读“域”)五户之城”的说法的正确性。“城”同“圩”,即古代农村集镇。也就是说,范蠡故里不仅在“宛县”,而且就在今“三十里屯村”至界中两个农村大集镇之间。大量的历史文献证明:“范蠡故里”就在今日的宛城区内。

正由于此,建国以后的各种工具书(除上海某家辞书外),都认为范蠡籍里在原南阳县或县级南阳市城内外(即今中心城区)。如1979年出版的《辞海·缩印本》就这样注释:“楚宛三户人(今河南南阳县1991年版《中国古今名人辞典》对“楚宛三户”解释为“今南阳市人)”,即原县级南阳市所辖的范围(今中心城区内外)等等,这都是对“楚宛三户人”的“正义”解释。

 

(本文摘自《范蠡研究》2016年第2期)

 
[ 点击数:] [打印本网页] [关闭本窗口]  
 
相关内容
查无记录
 

版权所有:河南省范蠡文化研究院   Copyright © 2016-2021  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豫ICP备20001157号   技术支持:天润科技  

地址:南阳市宛城区新华街道民主街东段范蠡文化研究院秘书处   电话:18637763905 邮箱:fanliyanjiuyuan@163.com  

网站管理